当下餐饮关店潮餐饮品牌该如何自救?
发表于 2021-12-02 09:06浏览量:528
人们都说餐饮业是比较火爆的行业之一,其实不假,但是纵使再火爆的行业,也有遇到“低谷”的时候,据数据显示,2020年,我国餐饮市场规模达4万亿,同时倒闭率高达50%-60%,其中不少知名餐饮品牌也面临关店潮,比如说海底捞、甲哺甲哺、茶颜悦色等等品牌,涉及餐饮各个小行业,让不少餐饮人都不知所措!那么,当下餐饮关店潮,餐饮品牌该如何自救?不同的环境,机遇是有的,毕竟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品牌崛起,如今新一批年轻人踏入社会,成为消费的中坚力量,大量消费场景正在经历拆解与重塑,打破传统打法,创新格局是关键!
关店潮
不久前,海底捞发公告称,将在2021年12月31日前逐步关停300家门店。这被视作海底捞上市以来最大规模的关店潮。
不只是海底捞,今年中起,先后有多家连锁餐饮巨头陷入大规模关店风波。当评论将目光聚焦于疫情之下快速扩张的弊端时,这或许也是我们在疫情新常态下,重新审视线下机遇的契机。
除了海底捞、呷哺呷哺,知名新茶饮品牌“茶颜悦色”也于11月10日宣布已在长沙临时关闭近百家门店,并表示本次集中临时闭店,是茶颜悦色今年第三次集中临时闭店。前两次发生在今年年初以及七月底疫情反复时。
茶颜悦色表示,在一些密度过高区域的临时闭店将会是常态,“公司要承担疫情带来客流量锐减的结果。”
当然,我们不能因为线下餐饮服务行业出现“关店潮”,就因此推断线下扩张是不必要的,或者全盘否认逆势扩张的价值。它只是说明,仅仅通过在窗口期“高密度开店”并不足够,还需要做更多来把短期红利转化为长期优势的开始。
新机遇
疫情带来线下“抄底”机遇
“关停300家门店”是个什么概念,我们需要比较着理解。“300家”约占今年6月底海底捞全球门店总数的19%,相当于2020年海底捞净新增门店数量的55%。
要弄清“关店潮”,故事得从“开店潮”说起。
在本轮“关店潮”爆发前,海底捞曾经历持续两年多的“开店潮”。2019年前,海底捞全球门店总数接近470家,2019年一年海底捞的门店数量就增加了65%。2020年更是加足马力,新增门店544家,是2019年新开门店数的近1.8倍。
得以“加足马力”的一个重要前提是疫情的影响。疫情给很多行业带来了“危机”。据数据显示,海底捞2020年关店近78000家,开店61000余家,整体开关店比0.78。这充分展现了“危机”的两面性。
一方面,对于许多抵御风险能力较弱的企业和小商户,因无力承受疫情带来的持续不确定性,只能选择退租停业;另一方面,疫情爆发早期,商场和临界商铺等商圈出现了大量空置店面,市场供应增加,需求减少,商圈租金下降。对于本就把“扩大覆盖率”作为关键战略方向的头部企业来说,一次不可多得的“抄底”机遇就出现了。一退一进之间,不只是海底捞,餐饮连锁店利用这波租金红利期逆势扩张成为行业普遍现象。
为何会有关店潮?
餐饮业素有“百店一道关,千店一道关”的说法。餐饮品牌在行业和市场低谷跑马圈地,迅速提高市占率的背后,也必然承担着快速扩张带来的不确定性。门店数量的迅速拉升,也考验着连锁餐饮品牌的组织架构、运维管理、人才梯队建设能力。如果没能通过考验,迅速扩张的后果是反噬。这是硬币的两面。
此外,抛开品牌内部因素,大环境也是导致“关店潮”的原因之一。
此次宣布关停的300家门店,不少是2020年和2021年新开的店。餐饮是社会消费品零售中单一体量最大的行业集合。2015年至2019年,餐饮行业的增速均超过社零和GDP。餐饮行业4年的复合增长率为9.7%。如果疫情只是短期事件,在一个高速增长的赛道,企业抓住了不可多得的窗口期,故事的发展可能会是另一个走向。
然而,疫情的反复给餐饮行业带来了比想象中更持久的影响。
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,2020年1-12月,全国餐饮收入39527亿元,同比下降16.6%;2021年1-10月,餐饮收入37211亿元,规模与2019年1-10月的餐饮收入(36932亿元)基本持平。
也就是说,疫情爆发两年来,居民的消费能力依然未能回到“同比增长”的轨道,仅处于“基本持平”状态。在餐饮消费回暖不达预期的背景下,一旦企业在快速扩店的处理不够谨慎,就会带来负面连锁反应,表现为高密度的开店分流走单店利润,翻台率下降,净利润减少。
餐饮品牌该如何“自救”?
1.拥抱新流量平台,实现消费闭环
在社交媒体逐渐占领话语权的今天,餐饮营销的逻辑,正在悄然改变,不能再单纯依赖在传统媒体上打广告,而是要全力拥抱网红和新流量平台。
举个例子:
郑州蚝英雄鲜蚝自助专门店,充分利用了社会基础设施升级的红利,通过在抖音开设账号,拍摄短视频的形式,全面、直观的展示菜品以及店里的环境,让消费者充分感受到所见即所得。同时,蚝英雄也较早试水直播,在2020年疫情期间通过直播间预售餐品电子券,高达几万份。
蚝英雄经营者表示,消费者的餐饮消费具有很高的随机性,而短视频的形式带来了一个极大的好处,它让品牌主动走到消费者面前,给消费者认识和选择品牌的机会,同时通过社交平台,品牌触达消费者的路径大大缩短了,短视频一推荐,消费者就种草,种了草直接就能买,买了用完之后还能评价,推荐给更多消费者——这样的流程,显然能更快地完成消费行为的闭环。另外,还有的新品牌则更近一步,绕过中间商、绕过平台,通过打通线上移动端和线下实体店,建立“直达消费者”的能力。
2.挖掘内容张力
如今大约有68%的用户会接受种草,其中对于被种草的商品,70.7%的用户会根据实际情况购买,26.2%的用户几乎都会购买。
这样现象可以用消费行为学来解释: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,首先是形成一定的认知,再结合自己的消费情感冲动或实际需求,最后才会产生购买动作。而能够让消费者形成认知的,就是内容,种草经济大行其道的当下,可谓“得内容者得天下”。
大家要明白,这个内容最好是早存在于消费者心中的想法,这样才最容易放回消费者的心智里。品牌可以从文化、消费者所处的时代以及当今的流行趋势等角度去找。
文化是所有人的共同底色,比如一讲到宋代就会想到宋词,一讲到唐代就想到唐诗,消费者所处时代有共同的语言、符号、音乐、口味、服装,还有独有的视角等。但是仅仅挖掘出内容的张力还不足以让消费者买单,更重要的是通过消费者的语言,与他们建立链接。
从商业本质上来看,餐饮品牌就是把品牌对一个事物和产品的价值观,透过产品传递消费者。只有当企业注入的那部分情感溢价或者价值观是正确的,且能被用户感知,产品溢价才是有价值的,餐饮品牌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。
3.构建服务生态圈
对于许多餐饮企业来说,普遍还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,就是房租成本,也因此他们绞尽脑汁提高坪效,可毕竟店内的“场”是有限的,其所带来的销售量相比线上的巨大流量,已经不值一提。
所以既然如此,那门店何苦纠结于线下消费的坪效呢?只要给顾客更好的体验,然后将顾客导向线上就好了。餐饮零售化的核心是“线下体验、线上销售”,从而破除餐饮的边界,让产品在更大的时空范围里流通。一切从消费者需求出发,调整自身产品形态,利用外界各种工具,打破服务的物理边界,延伸到消费者生活的各个场景,从而将吃这门生意,变成了多个时空维度的排列组合。
不过,餐饮新零售的基础是零售的“标准化”和“产业化”,而零售化是产业化的未来,标准化是零售化的基础,如果没有标准化的产品供给和零售化销售途径,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餐饮新零售。
如今,社会消费水平有所提高,人们早已告别了物质匮乏的年代,对于产品的精神属性要求更高,比如会更重视产品的环保属性、个性化程度,以及与品牌所传递的价值观有更多的联动。在“民以食为天”的中国,消费者的口腹之欲推动了万亿餐饮产业的坚韧发展,当拉动内循环,促进消费升级,成为当下中国较大的商业主题和机会。
加盟咨询电话:4000-1688-49
下一篇: 食在高包子品牌深入人心,开启美味一整天!
留言 ( 快速提交留言,等待商家尽快回复! )
请勿恶意留言,一经发现将报警处理!
项目推荐